积极开展“科普进村入户,进社区、进企业、进学校”,组织科普人物事迹报告会,举行“灵宝市十大科普人物”评选,实施“科普文化广场”活动、“科普一条街”示范工程建设……今年以来,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创新机制,强化服务,加快实施科教兴市发展战略,充分发挥科普示范带动作用,加快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步伐。
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通过开展创建活动,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现代经济、社会、文化相适应的科普工作体制,切实做到人员、经费、场地、活动“四落实”。以各级科协为枢纽、30个市直学(协)会为依托和300余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、企业科协及各类科普学校为基础,巩固发展农技协组织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,以及农民技术员、农村经纪人和农村科普干部等农村“三支队伍”,形成覆盖市、乡、村三级的科普工作网络。
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加速科技成果推广、应用和转化,为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。计划建成农业科技专家大院20个以上,农村专业技术协会300个以上;加强市农业信息、农村科技信息、农村党员远程教育、中小学远程教育“四位一体”的信息网络中心、15个乡镇科普活动站及400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终端建设,实现市、乡、村三级科技信息互联成网,资源共享。
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加强对粮食作物、经济作物、瓜菜、水产、林果等20多个专业门类300余个农技协组织的管理和指导,增加服务功能,使之逐步具有产、供、销一条龙服务功能,成为技术培训、技术推广、技术服务的重要社会力量。
重点发展无公害苹果、灵宝大枣、速生杨、食用菌、优质烟叶、绿色蔬菜、优质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农业科普示范基地,加大投入,创立品牌,拉长链条,形成产业规模,辐射带动全市农业快速发展。计划建成特色农业科普示范基地10—15个,每个乡镇建立特色农业科普示范基地1—2个。
积极发现和培养农村科技人才,每个行政村的农民技术员、科技示范户至少占总户数的5%以上,全市发展各类科技示范户1000个以上。全市完成12—15个省级科普示范乡镇建设,70%以上行政村达到科普示范村创建标准。
上一篇> 河南卫生厅调派专家前往蜱虫中毒事件“重灾区”商城县现场调查指导 2010.09.09
下一篇> 胡锦涛深圳考察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自主创新是根本,培养人才是关键 2010.09.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