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今报记者 李蔚 实习生 何岛 通讯员 贾炜 邢红军/文 记者 张培方/图
昨日,郑州公安局班子一把手全部走上街头,和3000民警一起,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。
“畅通郑州”交通秩序第一次集中整治行动首日,共查出3181起交通违法行为,其中,两辆公务车被暂扣,随后将上缴有关部门予以没收。
3000警察街头执勤查交通违法
昨日上午10时,在郑州市科技馆广场上,郑州警方举行了“畅通郑州”交通秩序第一次集中整治行动启动仪式。“治堵先治乱,治乱用铁腕,交通拥堵一天不改善,警方就一天不停止。”启动仪式上,郑州市副市长、公安局局长黄保卫说,任何单位只要违反了交通法规,都要依法给予处罚,坚决杜绝特权车和耍特权的行为。
仪式结束后,郑州市公安局领导,市区各分局局长、政委,局直单位一把手乘坐警用摩托车赶赴指定的各个路口上岗执勤。
黄保卫拦下闯红灯电动车
在嵩山路与中原路交叉口,公安局局长黄保卫站在路口疏导交通,并对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治理。10时30分,一名男子骑着电动车看着是红灯还硬闯了过来,黄保卫将该男子拦住,并对他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批评教育。“我看汽车都还没动,就想赶紧闯过来!”男子虽如此解释,但还是因闯红灯被处罚。
查出交通违法行为3181起
据了解,本次集中整治以交警为主,特巡警为辅,其他各分局、各支队、局直机关抽调部分民警近3000人上路。
警方主要从纠正违法、开展八个专项治理、疏导交通三个方面入手,重点开展公务车专项治理;三轮摩托车、观光电瓶车专项治理;涉牌交通违法专项治理;机动车鸣笛和违规安装使用警报器专项治理;公交车和出租车专项治理;静态交通专项治理等八个专项治理。
此外,在本次集中整治中,警方督察部门将开展“专项督察百日行动”,对不按规定使用警车等违反相关规定的警用车辆一律当场扣留,发现民警交通违法的,严格依法严查并予以通报曝光。
截至昨日17时,警方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181起,批评教育2568人次,其中公务车2起、军警车7起、公交车38起、出租车85起、三轮摩托车60起、观光电瓶车2起、闯信号58起、随意变更车道193起、水泥罐车交通违法8起、渣土车交通违法10起、乱停乱放486起、涉牌交通违法32起、非机动车交通违法559起、行人交通违法416起、乱鸣笛261起、违法安装使用警灯警报器4起,纠正其他交通违法行为960起。
俩单位公务车交通违法被查处
在嵩山路与建设路交叉口,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杨玉章变身交警疏导交通。
车身贴字假冒公务车被查
杨玉章满头大汗地指挥着右转的机动车时,该路口一民警发现一辆车身贴有“城管督察”的小货车。
司机张海水自称是解放路办事处的,但行车证上却登记的是个人的车辆,民警让其将车身字样撕掉后,对其罚款100元扣3分,原因是冒充公务车还交通违法。
两辆公务车顶风添堵被扣
10时50分,在中原路与大学路交叉口,执勤的民警发现一辆无牌白色帕拉丁正在等红灯,随即将其拦下。经交警部门核查,该无牌越野车系中牟县公安局下属单位车辆。
11时20分,在金水路与城东路交叉口,一辆车牌号为豫AD8869的黑色红旗轿车,因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被执勤的交警查处,经查,该车为郑州市旧城改造开发公司所有。
之前,郑州市文明办、市监察局、市财政局、市公安局等部门联合出台规定,要从7月20日起严格规范公职人员和公务车辆交通行为,对存在交通违法行为的公务车辆,由市监察局直接没收,交给市财政局重新调配。
于是,警方先将这两辆违法公务车予以暂扣,随后再上缴有关部门予以没收,并通知这两个单位对驾驶员处以留用察看一年的处罚。
排定重大交通项目时间表 加快解堵
据河南人民广播电台《河南新闻联播》昨日报道,7月19日郑州市重大项目推进工作汇报会上,一系列重大交通项目排定了竣工、开工时间表,此举有利于加快解决郑州交通拥堵问题。
根据时间表,金水路下穿陇海铁路隧道、金水路下穿京广铁路隧道工程力争8月20日前完工;北三环下穿编组站辅道工程预计今年8月底前开工;黄河路下穿北编组站工程拟于10月1日前开工。
下半年郑州市将重点推动轨道交通2号线、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,督促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、郑汴物流通道、桃花峪黄河大桥等项目掀起施工高潮。
省直单位东迁减少进入市中心外地车
上下班时堵车,遭遇大雨时道路更是多处“肠梗阻”,郑州市的道路何时才能不堵,症结在哪儿?昨天,郑州市政府邀请13名来自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地的专家,召开“畅通郑州”城市交通综合整治专家座谈会,就郑州市规划局制作的《“畅通郑州”——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建设管理汇报》谈解堵建议。
修地铁站前选好分流道路
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吴建平:《汇报》中提到,郑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在中心城区将形成“三横两纵一环”的棋盘放射状交通网,由6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,全长214.6公里。轨道交通修建不但要在主干道上破路,而且工期长达一两年,道路通行能力严重受到影响。
“不应该让市民再盲目地向地铁施工沿线涌。”吴建平建议郑州市学习无锡建地铁时的经验。在施工前一个月绘制出地图,通过媒体大力宣传,让市民尽量绕开施工点。政府也应该拓宽施工点周边道路以配合市民绕行。同时,施工沿线要力保公交线路不变,方便沿线居民出行,而私家车则从施工点上游开始分流。
地铁施工占地应缩小
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总工钱林波:“应该进一步强化轨道建设施工方案。”钱林波实地考察了郑州的地铁建设项目,认为郑州的地铁建设施工“圈地”太多,由此带来的拥堵非常多,郑州的地铁施工占地还有调整和优化的余地。
他提出郑州市“畅通工程”方案建设项目密集,应该按轻重缓急设定先后顺序,避免同一地段道路开工过于集中。
尝试道路电子收费系统
建设部专家组成员、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副理事长张奎福:“造成拥堵的是车,受害的是人。”建设部专家组成员、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副理事长张奎福建议政府利用经济手段,对汽车使用者收取道路建设、使用、处理、污染费用。
他举例,可借鉴新加坡从上世纪70年代实施的办法,尝试道路电子收费系统。在每辆汽车上加装芯片,通过路上电子眼等监视系统,从四环、三环、二环依次提高收费,汽车越往城区走,收费越多。
他介绍,新加坡利用这一手段,在每天的7:30~10:15,中心城区车辆总通行量由24万辆下降到7.57万辆,其中小汽车通行量由4.2万辆下降到1.07万辆。
省直单位东迁减少市中心外地车
省建设厅副巡视员郭风春:建议省直机关东迁,可能会缓解市区交通压力。
他认为,省直机关事务不光面对郑州市,更多面向全省各个市地,如果迁到城市外沿,很多外地车辆不需要再进入市区,有利于城区内部交通疏导。
记者 刘长征 沈春梅
上一篇> 陕西南部洪涝致41人死亡 部分河流洪峰千年一遇 2010.07.21
下一篇> 多省份公布上半年GDP数据 均超11.1%全国增速 2010.07.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