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“策划公司”很受企业欢迎,但给与企业的一半是安慰药(治不了病)、一半是春药(短期见效、长期有害);举例而言:
(1)提出些没有商业价值的概念,如“万里长城两千年,兰陵美酒三千载”;这不是一个有商业价值的概念;因为,这个卖点不能对消费者带来什么利益;消费者不会就因为你历史悠久,就认为你是好酒。
(2)提出一些没有核心能力支撑、不符合企业经营战略的概念,如扳倒井的“井藏”、泰山特曲的“小窖窖藏”,这些概念似乎很巧妙,但成功并不容易;因为,企业和策划人不知道有没有进行过系统思考:传播这些概念、让消费者建立相应的品牌联想,需要怎样的资源配置,“现有的组织结构、绩效考评制度”等,能否支撑这个品牌概念?
芝麻香,在一定情况下可能都是很好的创意;
但成功的关键却不在于创意本身的“差异性、震撼性、相关性”。
山东白酒界层出不穷的概念和思路令市场眼花缭乱,可是表现到市场上却是雷声大、雨点小,投入产出比甚小。
4、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
许多企业已经想到了导入现代企业制度;许多企业经常引进培训师、送骨干们上学,企图提高企业人员素质、改善管理水平;
但由于山东人重感情、不按市场经济的原则办事,多数企业不能大胆引进人才,多数企业高管依旧是本乡本土的老哥们,并且一般从企业内部选拔。所以,官僚作风、赏罚不公等都在所难免;普通员工则管理粗放(通常是结果管理),人员流动性大;
5、低档酒自然优势是可以削弱的
山东80%的酒厂,都能在本地做个几千万,最多的能够接近3亿;主要是低端酒具有一定的竞争力;
本地低端酒成功的主要原因是:
(1)物流成本;(2)本地制造,消费者直观评价、监控;(3)长时间存在,向消费者证明了它的价值;(4)习惯性购买;(5)外来竞争者暂时没有突破成本门槛的能力。
但是,这种优势不是永恒的。
这种模式的蔓延,将使“地头蛇优势”大为削弱。
四、山东欢迎你
山东的消费者(包括政府采购、消费),同全世界的消费者一样,欢迎竞争,反对本地品牌剥夺我们的选择权;
山东人好客,好产品、好服务、好品牌、好朋友,一概欢迎;
山东现有酒厂,80%盈利;现有经销商,居然规模都那么小;这当然是竞争不激烈的表现;竞争不激烈,给与消费者的价值就肯定不足;
市场就大有潜力可挖。
山东还欢迎更多的淘金者。
“山东大门常打开,开放怀抱等你”。
上一篇> 春节临近 酒类经销商如何抓住时机下好团购这盘棋 2010.12.29
下一篇> 培训是一种重要的白酒销售手段 2010.12.30